服务热线:

【科普热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100问第二期: 打疫苗别犹豫!

发布时间: 2024-04-04 17:49:36 来源:电竞比分-存储调理

详细信息

  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都属于疫苗不良反应,是由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者意外的反应,与受种者个体差异有关。

  1.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一般反应占不良反应的绝大多数,是一过性的、轻微的机体反应,通常不需要治疗;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受种者的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罕见发生,常需要治疗。

  2.临床表现:一般反应一般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烧、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异常反应常表现为急性严重过敏性反应等。

  3.是否需要报告:比较轻的一般反应大多不需要报告;疑似严重异常反应均需要报告。

  4.调查诊断:一般反应通常不需要调查诊断;疑似严重异常反应需要做出详细的调查,并由疾控机构组织的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诊断,对调查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由市级或省级医学会组织的鉴定专家组进行鉴定。

  心因性反应指在接种疫苗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反应,主要是接种疫苗时的心理上的压力、焦虑等所致,无器质性损害,与疫苗无关。有的是“晕针”样表现,有的是“癔症”样表现。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时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

  偶合症(偶合反应)是指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正好处在一个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病的前期,疫苗接种后巧合发病。因此,偶合症(偶合反应)不是疫苗接种引起的,与疫苗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疫苗接种后的偶合症有时不能立即做出判断,需要及时报告,也要专业机构做出详细的调查、诊断专家组做出诊断。

  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情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等均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有明确的规定。疑似疫苗不良反应的监测是通过中国疾控中心建立的监测信息系统实现,疾控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各级疾控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也会对监测的信息定时进行分析和评估。若遇到重大事件,会进行及时分析和评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要求国家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疫苗上市后,从生产、运输、储运、使用等所有的环节均应有准确、规范的记录,全程追溯记录的信息包括疫苗品种、疫苗生产企业、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和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等,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地区将及时录入电子信息系统,上述信息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和其他方式实现疫苗流通和使用的全程追溯。

  需要。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要保证生物制品质量,必须要在规定的冷链状态下储存、运输。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对于疫苗储运的冷链要求都有具体规定。

  1.疫苗运输时,疫苗运输企业在运送过程中要定时监测、记录温度,保证疫苗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疫苗接收时,接收单位要索取、检查本次运送过程温度监测记录。

  2.疫苗存储过程中,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会用温度计或自动温度记录仪,对储存疫苗的冰箱进行温度监测。

  3.使用时,接种单位要用冰箱、冷藏箱(包)储存疫苗,在存放、取用疫苗时会及时关冰箱、冷藏箱(包)门/盖,并尽可能减少开启冷藏设备的次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疫苗应当按照经核准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做生产和检验,生产全过程应当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医疗卫生人员实施接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现场留观等需要注意的几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情况还有是不是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情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有接种禁忌不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向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如实记录提出医学建议情况。

  有必要。我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能够得到免疫力,从而大大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尽快恢复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居民生活正常运转。

  疫苗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最有力的武器。目前经初步测算,人群中疫苗接种率至少达到70%以上,才能形成群体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传播蔓延。

  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有的疫苗还会让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形成相应的免疫记忆。这样,人体就有了对抗疾病的免疫力。一旦有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新冠病毒疫苗产生的抗体、细胞免疫释放的细胞因子就能识别、中和或杀灭病毒,而免疫记忆也很快调动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让病毒无法在体内持续增殖,进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34.如果说70%的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能形成群体免疫屏障,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剩下的30%人群就能不用接种了?

  70%是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数据做的一个基本推算,而且是最低限值,构建免疫屏障的意义在于阻断病毒大范围的传播和流行,侧重于公共卫生意义的体现。并不是说剩下未接种的30%不会发病,对于未接种的个体来说仍有感染发病、甚至重症的可能,所以对于个体来说,仍然是越早接种越好。

  35.目前国内外均有报道,有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依然感染新冠病毒,是不是接种疫苗没有用?

  所有疫苗的保护效力都不可能达到100%,要科学理性认识新冠病毒疫苗有效性指标。在目前全球大流行的形势下,新冠病毒疫苗应用的意义主要是预防重症和住院病例,减少因新冠病毒感染发病而导致的就诊,避免医疗挤兑等情况的发生,而且研究显示疫苗对预防重症的效果更好。此外,即使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仍有感染的可能,但感染后即使发病,症状也会相对更轻。

  与季节性流感等我们已认识较多的呼吸道疾病不同,新冠肺炎在全世界内的流行提示该病不仅在秋冬季更高发,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照样流行。而且接种疫苗后,不是第二天就能产生抗体的,根据前期临床试验结果为,全程接种完疫苗28天后,约90%的人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所以说早接种早安心。

  截至目前,尚未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株对我国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率产生非常明显影响。

  不需要。按照目前国家政策,新冠病毒疫苗实施免费接种,个人不需承担任何费用。

  当前我国附条件批准上市的3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产品分别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生产。其原理是使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进行病毒培养扩增,经β丙内酯灭活病毒,保留抗原成分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加用氢氧化铝佐剂以提高免疫原性。

  原标题:《【科普热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100问第二期: 打疫苗,别犹豫!》